聚焦“世界海洋日”,郑州海昌再“添新”
聚焦“世界海洋日”,郑州海昌再“添新”
聚焦“世界海洋日”,郑州海昌再“添新”河南日报社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(jìzhě) 黄红立 通讯员 王博 赵明辰
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(qí)根本。
近年来,嵩县德亭镇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(zhìlǐ)工作要求,党员干部下沉一线,全面推行“党建+网格+大数据”治理模式,以(yǐ)“基层网格”筑基、“打非(dǎfēi)治违”护航、“队伍再造”赋能、“服务群众”为本,探索出一条具有当地镇域特色的高效能社会治理路径(lùjìng)。
“责在格中压”有力度(lìdù)
本是燥热的季节,但海拔600多米(duōmǐ)的德亭镇却是一派清凉与安适。
德亭(détíng)镇因元末明初的隐士李怀德生前在此为村民建(jiàn)一座凉亭而得名。德者,本也。
“三川两岭三道沟”是德亭镇的(de)地貌。
264个自然村、4.8万人,分布在321平方公里的山沟(shāngōu)里,格大线长,乡村高效能治理(zhìlǐ)难度之大可想而知。
德亭镇构建(gòujiàn)了“镇党委—村党支部—网格(wǎnggé)(wǎnggé)小组—党员中心户(hù)”四级架构,将全镇划分为(wèi)213个基础网格、28个专属网格,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,镇派干部是网格指导员,每个网格下配备1名网格员、2名村民代表、多名志愿者,将全镇25个村(社区)4.8万名群众全部纳入网格管理。
数智赋能构建智慧化(huà)数字(shùzì)治理平台。德亭镇集成“雪亮工程”视频监控、高效能治理指挥平台、网格员移动终端,实现了(le)“一屏观全域,一网管全镇”。
德亭镇网格化治理的第一个特点是:选派网格指导员(zhǐdǎoyuán)。
2023年(nián)2月,杨村曾被洛阳市委组织部定为软弱涣散村。
杨村的网格指导员是28岁的镇政府干部贾洁,谈起杨村,贾洁头头是道:“刚到村时,工作根本没有(méiyǒu)头绪,我就跟着村里的‘老班长’学(xué)。只要真正为(wèi)老百姓(lǎobǎixìng)想、为老百姓办事,办事公正,老百姓就认可你。”
贾洁口中的“老班长”叫闫春民,今年(nián)57岁,在村里干了15年党支部(dǎngzhībù)委员,办事公正在村里是出了名的。
闫春民对贾洁的评价是:有文化,到村里短短几个月,啥都摸透(mōtòu)了!
贾洁的职责是(shì):评估考核村干部后备人选,提出发展思路(sīlù),协助网格长服务群众。
今年32岁、大专学历的村党支部(dǎngzhībù)副书记张峻瑜已经挑起(tiāoqǐ)大梁。他干得不错,得到大家认可,成为村党支部书记后备人选。
德亭镇52名(míng)致富(zhìfù)能手、退役军人、优秀农民工、返乡大学生成为村级后备干部,在村里产业发展、乡村建设等工作中已崭露头角。
德亭镇网格化治理的第二个(dìèrgè)特点是:警网融合。
德亭镇推动“一村一警”与网格化治理深度(shēndù)融合,通过整合“网格”与“警格”资源,推动社区民警下沉网格、嵌入治理,形成“党建(dǎngjiàn)引领(yǐnlǐng)、双网联动、协同共治”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。
德亭派出所所长夏波介绍(jièshào),5月的(de)一天,德亭镇高效能治理指挥平台接到县公安局反诈指令,德福苑社区一老人存在被诈骗的风险。社区民警(mínjǐng)和网格指导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,让老人避免了财产损失。
“酒店村一老人突发疾病,儿子(érzi)、儿媳在浙江打工(dǎgōng),电话联系不上,村里请民警帮忙取得联系。”
“才给网格(wǎnggé)员说要为家里行动不便的老人办理(bànlǐ)身份证,民警马上就上门来办理了,解决了我们的难题!”
“人到格中去,事在网中办”成为(chéngwéi)常态。今年以来(jīnniányǐlái),德亭镇通过平台上报安全隐患245次,警网(jǐngwǎng)共同化解纠纷62起,处置突发事件响应时间都在15分钟以内。
“‘警格+网格’双向(shuāngxiàng)赋能,实现了‘1+1>2’的治理效能跃升!”德亭镇党委书记夏萌说(shuō)。
“事在格中办”有(yǒu)亮度
熊耳山(xióngěrshān)外方山矿集区是重要的金钼等资源产地。
“目前被封闭的采矿洞有192个。”德亭镇(zhèn)应急办负责人闫靖仁说,德亭镇是嵩县矿产资源大镇,“打非(dǎfēi)治违”任务艰巨。
镇里的“打非治违”专班有16个人,分为(fēnwéi)四组。
“我们16个人面对321平方公里的山川沟壑和192个洞口、316个服务场所、12家企业(qǐyè)。”年轻的闫靖仁快人快语(kuàirénkuàiyǔ):筑牢安全防线(fángxiàn),多亏了网格化治理。
德亭镇(zhèn)213个基础网格(wǎnggé)、28个专属网格中,创新设置了“微网格长”。
微网格长可能是(shì)小组长、楼栋长、优秀党员(yōuxiùdǎngyuán)、致富能手、好媳妇、好婆婆,也可能是红白喜事的负责人、村里的电工、企业的优秀班长、护路(hùlù)工、护林员。
“他们共同的特点是(shì)(shì)人熟、地熟、情况熟,热心、公正、乐于参与社会事务。”夏萌说,群众是基层(jīcéng)治理的受益者,也(yě)是参与者。当基层治理的“旁观者”转变为参与者时,自然就汇聚起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。
杨村党支部2023年(nián)2月被认定(rèndìng)为软弱涣散党组织,其中一条原因是环境卫生差。
该村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机制,网格长、微网格长带头拆除外盖厕所(cèsuǒ),短短一个月,拆除违建42间,清理(qīnglǐ)河道300米,扎篱笆860米,粉刷墙面6500平方米,清理垃圾1400立方米,加宽(jiākuān)道路754米,栽植雪松、桃树等各类花木4.5万棵,村庄美(měi)了。
2023年8月(yuè)25日,洛阳市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现场会在杨村(yángcūn)召开,杨村软弱涣散的“帽子”摘掉了。
“力在格中汇”有温度(wēndù)
“礼让20厘米,让出(ràngchū)了邻里几十年情分,值得!”说这话的是杨村六组的一位(yīwèi)群众。
原来,邻居加盖彩钢瓦屋顶(wūdǐng),占了相邻两家的通道,邻居阻拦不让(bùràng)盖。
网格员(yuán)把矛盾反映到村“两委”。网格指导员贾洁、驻村民警刘宝林和网格员一起(yìqǐ)来到(láidào)现场,细心的(de)贾洁随手从车里拿出绿茶,人手一瓶,不到十分钟,超占的石姓村民就让工人锯掉了多出来的20厘米钢构。
这是德亭镇创新开展“四下基层、当好四员(sìyuán)”,着力推行“一线工作法”的(de)一个缩影。
“服务群众、造福群众是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”夏萌说,基层走访时(shí),怕(pà)的是群众有难事烦心事却不愿意说出来。
德亭镇创新开展(kāizhǎn)理论宣讲、调查研究、信访(xìnfǎng)接待、现场办公“四下(sìxià)基层”和当好政策宣传员、发展调查员、信访调解员和办事服务员“四员”活动。
创新“网格敲门”大走访行动,“早上(zǎoshàng)提前一小时,午间推迟一小时”,利用群众在家吃早饭时间、午休时间入户走访,通过(tōngguò)“网格员+调解员(tiáojiěyuán)+督办员”三员队伍,让群众打开话匣子。
赢得百姓信任,不能只听不做,必须(bìxū)狠抓落实,做到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、事事有回音(huíyīn)。
建设“10分钟服务圈”。德亭镇整合党群(dǎngqún)服务中心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(děng)阵地,打造“便民服务驿站”,提供(tígōng)证件办理、农技咨询等42项服务,实现“有效响应、闭环办理”。庄科村开设技能(jìnéng)夜校,邀请柴胡种植大户开展种植技能培训,惠及群众200余人次。
推行“四单制”服务模式。德亭镇建立“群众(qúnzhòng)点单、网格收单、党委派单、部门接单”机制,累计办理(bànlǐ)民生实事285件,处理各类矛盾纠纷130余起(yúqǐ)。
打造“三治(sānzhì)融合”示范带(shìfàndài)。德亭镇推广“村规民约+积分管理”模式(móshì),建立“积分超市”,开展“最美家庭”“星级文明户”评选。通过嵩州义警大巡逻、道德新风大评议系列活动,治安案件下降58%。
德福苑社区381户是来自(láizì)24个行政村(xíngzhèngcūn)的脱贫户,网格化治理下的社区,“进一扇门,跑(pǎo)一次路”成为社区群众办事常态,社区卫生中心、养老服务中心(fúwùzhōngxīn)、大食堂、四点半课堂、培训中心一应俱全,老有颐养、幼有善育。
德亭镇创新网格化治理(zhìlǐ),聚焦(jùjiāo)群众急难愁盼,提升治理温度,实现了“有事大家商、小事不出组、大事不出村、难事不出镇”的良好局面,全镇信访量(liàng)同比下降42%,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5%。
网格化治理(zhìlǐ)不是新鲜词,但德亭镇的做法让人眼前一亮。
选派网格指导员这一创新,让年轻干部与“老班长”结对,既传承了基层工作经验(jīngyàn),又注入了新鲜(xīnxiān)活力。“警格+网格”15分钟的响应时限,展现的是治理(zhìlǐ)效能,守护的是百姓安全。在矿山治理中,让专业力量与群众力量形成合力(hélì),治理难题迎刃而解。
德亭高效能治理的经验在于始终把(bǎ)群众放在中心位置,用有温度的治理托举起百姓稳稳的幸福。这个因“德”而得名的小镇,正在用实践诠释着(zhe)基层(jīcéng)治理的现代内涵。
河南日报社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(jìzhě) 黄红立 通讯员 王博 赵明辰
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(qí)根本。
近年来,嵩县德亭镇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(zhìlǐ)工作要求,党员干部下沉一线,全面推行“党建+网格+大数据”治理模式,以(yǐ)“基层网格”筑基、“打非(dǎfēi)治违”护航、“队伍再造”赋能、“服务群众”为本,探索出一条具有当地镇域特色的高效能社会治理路径(lùjìng)。
“责在格中压”有力度(lìdù)
本是燥热的季节,但海拔600多米(duōmǐ)的德亭镇却是一派清凉与安适。
德亭(détíng)镇因元末明初的隐士李怀德生前在此为村民建(jiàn)一座凉亭而得名。德者,本也。
“三川两岭三道沟”是德亭镇的(de)地貌。
264个自然村、4.8万人,分布在321平方公里的山沟(shāngōu)里,格大线长,乡村高效能治理(zhìlǐ)难度之大可想而知。
德亭镇构建(gòujiàn)了“镇党委—村党支部—网格(wǎnggé)(wǎnggé)小组—党员中心户(hù)”四级架构,将全镇划分为(wèi)213个基础网格、28个专属网格,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,镇派干部是网格指导员,每个网格下配备1名网格员、2名村民代表、多名志愿者,将全镇25个村(社区)4.8万名群众全部纳入网格管理。
数智赋能构建智慧化(huà)数字(shùzì)治理平台。德亭镇集成“雪亮工程”视频监控、高效能治理指挥平台、网格员移动终端,实现了(le)“一屏观全域,一网管全镇”。
德亭镇网格化治理的第一个特点是:选派网格指导员(zhǐdǎoyuán)。
2023年(nián)2月,杨村曾被洛阳市委组织部定为软弱涣散村。
杨村的网格指导员是28岁的镇政府干部贾洁,谈起杨村,贾洁头头是道:“刚到村时,工作根本没有(méiyǒu)头绪,我就跟着村里的‘老班长’学(xué)。只要真正为(wèi)老百姓(lǎobǎixìng)想、为老百姓办事,办事公正,老百姓就认可你。”
贾洁口中的“老班长”叫闫春民,今年(nián)57岁,在村里干了15年党支部(dǎngzhībù)委员,办事公正在村里是出了名的。
闫春民对贾洁的评价是:有文化,到村里短短几个月,啥都摸透(mōtòu)了!
贾洁的职责是(shì):评估考核村干部后备人选,提出发展思路(sīlù),协助网格长服务群众。
今年32岁、大专学历的村党支部(dǎngzhībù)副书记张峻瑜已经挑起(tiāoqǐ)大梁。他干得不错,得到大家认可,成为村党支部书记后备人选。
德亭镇52名(míng)致富(zhìfù)能手、退役军人、优秀农民工、返乡大学生成为村级后备干部,在村里产业发展、乡村建设等工作中已崭露头角。
德亭镇网格化治理的第二个(dìèrgè)特点是:警网融合。
德亭镇推动“一村一警”与网格化治理深度(shēndù)融合,通过整合“网格”与“警格”资源,推动社区民警下沉网格、嵌入治理,形成“党建(dǎngjiàn)引领(yǐnlǐng)、双网联动、协同共治”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。
德亭派出所所长夏波介绍(jièshào),5月的(de)一天,德亭镇高效能治理指挥平台接到县公安局反诈指令,德福苑社区一老人存在被诈骗的风险。社区民警(mínjǐng)和网格指导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,让老人避免了财产损失。
“酒店村一老人突发疾病,儿子(érzi)、儿媳在浙江打工(dǎgōng),电话联系不上,村里请民警帮忙取得联系。”
“才给网格(wǎnggé)员说要为家里行动不便的老人办理(bànlǐ)身份证,民警马上就上门来办理了,解决了我们的难题!”
“人到格中去,事在网中办”成为(chéngwéi)常态。今年以来(jīnniányǐlái),德亭镇通过平台上报安全隐患245次,警网(jǐngwǎng)共同化解纠纷62起,处置突发事件响应时间都在15分钟以内。
“‘警格+网格’双向(shuāngxiàng)赋能,实现了‘1+1>2’的治理效能跃升!”德亭镇党委书记夏萌说(shuō)。
“事在格中办”有(yǒu)亮度
熊耳山(xióngěrshān)外方山矿集区是重要的金钼等资源产地。
“目前被封闭的采矿洞有192个。”德亭镇(zhèn)应急办负责人闫靖仁说,德亭镇是嵩县矿产资源大镇,“打非(dǎfēi)治违”任务艰巨。
镇里的“打非治违”专班有16个人,分为(fēnwéi)四组。
“我们16个人面对321平方公里的山川沟壑和192个洞口、316个服务场所、12家企业(qǐyè)。”年轻的闫靖仁快人快语(kuàirénkuàiyǔ):筑牢安全防线(fángxiàn),多亏了网格化治理。
德亭镇(zhèn)213个基础网格(wǎnggé)、28个专属网格中,创新设置了“微网格长”。
微网格长可能是(shì)小组长、楼栋长、优秀党员(yōuxiùdǎngyuán)、致富能手、好媳妇、好婆婆,也可能是红白喜事的负责人、村里的电工、企业的优秀班长、护路(hùlù)工、护林员。
“他们共同的特点是(shì)(shì)人熟、地熟、情况熟,热心、公正、乐于参与社会事务。”夏萌说,群众是基层(jīcéng)治理的受益者,也(yě)是参与者。当基层治理的“旁观者”转变为参与者时,自然就汇聚起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。
杨村党支部2023年(nián)2月被认定(rèndìng)为软弱涣散党组织,其中一条原因是环境卫生差。
该村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机制,网格长、微网格长带头拆除外盖厕所(cèsuǒ),短短一个月,拆除违建42间,清理(qīnglǐ)河道300米,扎篱笆860米,粉刷墙面6500平方米,清理垃圾1400立方米,加宽(jiākuān)道路754米,栽植雪松、桃树等各类花木4.5万棵,村庄美(měi)了。
2023年8月(yuè)25日,洛阳市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现场会在杨村(yángcūn)召开,杨村软弱涣散的“帽子”摘掉了。
“力在格中汇”有温度(wēndù)
“礼让20厘米,让出(ràngchū)了邻里几十年情分,值得!”说这话的是杨村六组的一位(yīwèi)群众。
原来,邻居加盖彩钢瓦屋顶(wūdǐng),占了相邻两家的通道,邻居阻拦不让(bùràng)盖。
网格员(yuán)把矛盾反映到村“两委”。网格指导员贾洁、驻村民警刘宝林和网格员一起(yìqǐ)来到(láidào)现场,细心的(de)贾洁随手从车里拿出绿茶,人手一瓶,不到十分钟,超占的石姓村民就让工人锯掉了多出来的20厘米钢构。
这是德亭镇创新开展“四下基层、当好四员(sìyuán)”,着力推行“一线工作法”的(de)一个缩影。
“服务群众、造福群众是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”夏萌说,基层走访时(shí),怕(pà)的是群众有难事烦心事却不愿意说出来。
德亭镇创新开展(kāizhǎn)理论宣讲、调查研究、信访(xìnfǎng)接待、现场办公“四下(sìxià)基层”和当好政策宣传员、发展调查员、信访调解员和办事服务员“四员”活动。
创新“网格敲门”大走访行动,“早上(zǎoshàng)提前一小时,午间推迟一小时”,利用群众在家吃早饭时间、午休时间入户走访,通过(tōngguò)“网格员+调解员(tiáojiěyuán)+督办员”三员队伍,让群众打开话匣子。
赢得百姓信任,不能只听不做,必须(bìxū)狠抓落实,做到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、事事有回音(huíyīn)。
建设“10分钟服务圈”。德亭镇整合党群(dǎngqún)服务中心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(děng)阵地,打造“便民服务驿站”,提供(tígōng)证件办理、农技咨询等42项服务,实现“有效响应、闭环办理”。庄科村开设技能(jìnéng)夜校,邀请柴胡种植大户开展种植技能培训,惠及群众200余人次。
推行“四单制”服务模式。德亭镇建立“群众(qúnzhòng)点单、网格收单、党委派单、部门接单”机制,累计办理(bànlǐ)民生实事285件,处理各类矛盾纠纷130余起(yúqǐ)。
打造“三治(sānzhì)融合”示范带(shìfàndài)。德亭镇推广“村规民约+积分管理”模式(móshì),建立“积分超市”,开展“最美家庭”“星级文明户”评选。通过嵩州义警大巡逻、道德新风大评议系列活动,治安案件下降58%。
德福苑社区381户是来自(láizì)24个行政村(xíngzhèngcūn)的脱贫户,网格化治理下的社区,“进一扇门,跑(pǎo)一次路”成为社区群众办事常态,社区卫生中心、养老服务中心(fúwùzhōngxīn)、大食堂、四点半课堂、培训中心一应俱全,老有颐养、幼有善育。
德亭镇创新网格化治理(zhìlǐ),聚焦(jùjiāo)群众急难愁盼,提升治理温度,实现了“有事大家商、小事不出组、大事不出村、难事不出镇”的良好局面,全镇信访量(liàng)同比下降42%,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5%。
网格化治理(zhìlǐ)不是新鲜词,但德亭镇的做法让人眼前一亮。
选派网格指导员这一创新,让年轻干部与“老班长”结对,既传承了基层工作经验(jīngyàn),又注入了新鲜(xīnxiān)活力。“警格+网格”15分钟的响应时限,展现的是治理(zhìlǐ)效能,守护的是百姓安全。在矿山治理中,让专业力量与群众力量形成合力(hélì),治理难题迎刃而解。
德亭高效能治理的经验在于始终把(bǎ)群众放在中心位置,用有温度的治理托举起百姓稳稳的幸福。这个因“德”而得名的小镇,正在用实践诠释着(zhe)基层(jīcéng)治理的现代内涵。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